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酒泉市

肃云香庄:扎根西北的民俗院落

 2020/08/04/ 09:55 来源:酒泉日报 廖婉莹 何格格 赵 琪 罗诗越

肃云香庄:扎根西北的民俗院落

  为探寻“肃云香庄”创始人李金生的院子文化和“香道”,近日,笔者前往这个位于酒泉城区北滨河东路19号的仿古院落。从酒泉市区往近郊行驶20分钟,穿过树间小道看到一座朴素的门牌:肃云香庄。提起院子,李金生的双眼炯炯有神,越说越起劲。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早已深深扎根于西北大地的民俗院落。

  院子是长出来的

  踏入肃云香庄,入眼尽是古朴老物,一件件摆放得恰到好处。集餐饮、民宿、文化功能为一体的肃云香庄安宁、静谧,体现出李金生修筑院子时所秉持的理念:“怎么做成一个活态的院子?第一个不能复古,复古就与时代脱轨了。所以既要有古味又要贴合现代人的生活。要让院子更漂亮、更接地气。”

  在李金生心中,好的院子是“长”出来的,而不是修出来的,“如果院子的出现让人觉得突兀——水泥瓷砖又光又亮,修得再漂亮,感觉却是不对的。不记得这个地方什么时候有个院子,这个院子才是接地气的。”

  写进血液里的热爱

  如今,想要修建这样原汁原味的民俗古院,困难可以想见:材料缺乏、古院落几乎绝迹、工匠手艺断代等等。李金生去南方观摩古院落,再回到酒泉就地取材,运用自己当美术老师时积累的知识充分利用原料,在实用又美观的理念下,让院子成长起来。

  “田园院子是我们中华民族流淌在血液里的,这是我们先天的底蕴。”说起自己的这份热爱,李先生兴奋起来,眼里也闪烁着光彩,“你流淌的是什么血液,它就会督促你去做。我从小喜欢手工,小时候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

  人与物的缘分

  据不完全统计,李金生收藏的老物件有五千余件,每一件背后都有故事。

  院子里成堆的手编筐出自集市上的一位老人之手。几乎无人光顾的小摊,唯独被李金生看中,他把所有的筐都买下来,并对老人家说,“这段时间只要你愿意编,能编得动,完成后你都送到肃云香庄来。”

  前两日,李金生收购了一辆自行车,他不告诉别人这从何而来、价钱多少,拿回来后就自己细细地把每一根车条擦干净。据香庄工作人员介绍,几乎所有的东西收来的时候都是沾满尘垢的或破旧的,李金生都会细心擦拭冲洗,若依然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就找老木工或者自己把它修好,最后就变成游客看到的物件。

  收藏这些老物件就像是李金生的使命。在谈及修建老院印象深刻的事情时,李先生感慨道:“这个院子是活态的,修到某个地方,需要老物件来烘托、提色,想到这的时候不出三天就能碰到。真心喜欢一个东西就一定能找到。你爱它,它就有生命。每个老物件都有灵性、都有生命。”

  人和院子都需要沉淀

  院子里里外外的事务每天都很繁琐,要种地、要打理、要养猪鸡鸭、要侍弄花草……没有耐心很难把院子经营下去。李金生的儿媳妇,肃云香庄的“小管家”感慨地说:“院子每年的维护费用和发放工资压力很大。但是收获总比辛苦多一点,你会觉得收获因为辛苦而变得更加珍贵。”这或许就是沉淀的魅力。

  关于沉淀,李金生这样说:“只要有人在,院子就是活的,永远没有停工的一天。实现关于院子的想法不能随心所欲,院子需要沉淀,院子里的人需要沉淀,对院子的文化、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提升需要时间,思想净化也需要时间。”正因如此,李金生开始举办每周一次的文化沙龙讲座,邀请当地有名的学者来为大家讲授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片土地上曾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

  廖婉莹 何格格 赵 琪 罗诗越(作者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老师阴雨永、王臻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