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肃北县

黑戈壁上的“红蜡烛”

 2021/11/15/ 16:21 来源:酒泉日报 记者马学全 王明玲

黑戈壁上的“红蜡烛”

  10月中旬,肃北县马鬃山镇的气温已经很低。在这寒冷萧瑟的季节,马鬃山镇国门小学上空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看上去格外鲜艳。

  苟旺正是马鬃山镇国门小学的副校长,已在这里工作了38个年头,他在这所学校送走了一茬又一茬学生。其中的一些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也成了人民教师。

  肃北县马鬃山镇是我省唯一的边防镇,面积3.2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到处是黑戈壁。全镇有常驻人口1500余人。国门小学是镇上唯一的汉语和蒙古语双语学校。

  如今,昔日喧闹的教室里,已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了;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里,也看不到学生的身影了。

  苟旺正告诉记者,2017年上半年,学校还有2名五年级的学生和1名幼儿园的孩子。下半年,孩子们都转到了肃北县蒙古族学校,年轻老师们也陆续调走或交流到别的学校,只有他和妥兵德老师留了下来。

  满头白发的苟旺正,讲起昔日学校的热闹景象时一脸温馨。“学校有汉族老师,也有蒙古族老师,蒙古族孩子上的是双语班。不管汉族孩子还是蒙古族孩子,老师们都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苟旺正说。

  1981年,苟旺正从陇西师范毕业,在老家的小学从教。1984年,肃北县马鬃山区小学(后更名为马鬃山镇国门小学)公开招聘老师,他应聘到这里工作至今。苟旺正的老伴曾在学校干过临时工,和两个孩子在镇上住了9年。如今,两个孩子都在白银工作,老伴也在白银生活,只有在寒暑假的时候,苟旺正才能回去跟家人团聚。

  “刚来的时候很不习惯,这里常年刮风,感觉一年只有两季,春天来得特别晚,冬天来得格外早,而且特别漫长。”苟旺正说,“来到边防牧区,我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想用知识为牧区的孩子架起一座通向外面世界的桥梁。”

  38年来,苟旺正见证了学校从漏风漏雨的土坯房到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再到拥有三层教学楼的发展历程。他的谆谆教诲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为他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他也多次被市、县教育部门评为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2013年,苟旺正被省教育厅授予“陇原最美乡村教师”称号;2015年,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最美酒泉人”候选人。

  在别人眼里,教师或许只是一份职业,但苟旺正不这么认为,他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要心甘情愿做‘红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如今,学校的部分教学楼已被改造成马鬃山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虽然校园里没有学生,但苟旺正和妥兵德仍然坚持每周一升国旗。

  “我们时刻做好准备,只要有学生来报名,就能保证正常开课。”苟旺正隔着窗户玻璃,望着空旷干净的操场说。

  坚守,是义务更是责任。

  默默坚守的这些年,这份责任早已融入苟旺正的血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未来,他会继续在这里坚守,播撒知识的种子,点燃希望之光。

  全媒体记者马学全 王明玲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