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玉门市

玉门战“疫”中绽放文明之花

 2021/10/27/ 10:32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玉门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防疫决策部署,全市人民拧成一股绳,连成一条心,同心协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文明创建为驱动,号召道德模范、玉门好人等榜样典型率先投入战“疫”,引领普通市民积极参与,让文明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光发热,进一步厚植玉门的文明沃土。

  榜样力量,冲在抗疫一线

  防控疫情期间,玉门市首位“甘肃省道德模范”——下西号镇川北镇村卫生管护员高德会,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我要为村里1000多名村民守住战‘疫’的第一道防线。”玉门市下西号镇川北镇村常住人口1114人,67岁的高德会是村里唯一的卫生管护员。疫情防控期间,他发挥“人熟、地熟”优势,成了战“疫”的科普宣传员、监测报告员,日夜守护村民的健康。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后,像高德会一样,玉门市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榜样人物,在关键时刻往前冲,争当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行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榜样的担当。

普罗生物向玉门市捐赠价值10万元的防疫物资 张雪摄

  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金勇是国家轻工行业先进个人及劳动模范、甘肃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玉门工匠和玉门市政协委员。疫情一发生,他迅速联系玉门市政协,以公司名义为疫情防控捐赠10万元物资。在他的带领和号召下,玉门渊亭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酒泉永顺路桥建筑有限公司、玉门万盛弘餐饮有限公司、甘肃省普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16家爱心企业向疫情防控指挥部共捐助现金40.5万元,捐助医用口罩、优质煤、食品等防疫物资价值42.56万元。

  “玉门市身边好人”王启凤第一时间加入玉门市老市区青年路社区抗疫志愿者队伍,奔走在街头巷尾;荣获玉门市“文明家庭”称号的张晶家庭,录制《打赢防控阻击战》《七步洗手法歌》等短视频,增强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荣获玉门市“五星级文明户”称号郭芬菊夫妇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每天上街宣传普及疫情防控常识……

  “道德模范、行业标兵、身边好人纷纷主动站出来,带头抗击疫情,体现出了担当,展现了榜样的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了示范效应。”玉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建刚说。接下来,玉门市将继续做好榜样人物的评选工作,以激励榜样行为,鼓舞群众信心。

  全民参与,凝聚文明力量

  战“疫”中,榜样人物如一面面旗帜,一呼百应,普通市民倾情相随。

玉门市体育馆核酸检测点的医护人员吃到了热乎乎的免费暖心饭菜 向阳摄

  近日,经营着玉门宾馆的苏玉梅了解到许多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经常加班加点,不能按时吃饭,决定免费为他们送饭上门。当天下午,玉门市体育馆核酸检测点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就吃到了热乎乎的暖心饭菜。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本店免费为抗疫一线工作者提供早餐!”玉门市新市区逍遥镇李记胡辣汤门头上的横幅引起路过的群众频频点赞。

  玉门市青花椒牛肉面老板周建承诺抗疫志愿者在店免费吃牛肉面,并为志愿者捐助价值1000元的饮料、矿泉水、口罩等物资。

  “他们让我们倍感温暖,也让这个秋天更有爱,给了我们一线人员坚持不懈的动力。”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师董娟感慨地说。

向玉门市抗疫一线工作者提供早餐的李记胡辣汤店 向阳摄

  自10月17日以来,像苏玉梅一样积极贡献一份力量的普通群众,在玉门各地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玉门市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已逾5000人次。尤其是活跃在一线的“红马甲”,就是一份坚实的力量。

  上门走访、电话摸排、宣传动员……玉门市198名党员干部,穿上红马甲,驻扎一线,下沉到26个社区“上班”。

  广泛发动志愿服务,需要积极引导。玉门市通过精准施策、创新机制、网络发动,让志愿者和热心市民们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组成抗疫的“全民大军”。

  与此同时,玉门市十分注重公众文明水平的提升。把握市民在疫情期间更加注重健康卫生的契机,市文明办开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宣传,发起“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提醒市民不食用野生动物等,倡导讲文明、讲卫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为抗疫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

  一位铁血战士的网友评论:抗疫功劳高,民众念眷好,病毒不可怕,坚决抵制它;病毒可以被隔离,但温暖不会被隔离!(马潇 杨棋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