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肃州区

蔬果飘香粮满仓 产业兴旺促丰收

 2021/08/10/ 15:17 来源:酒泉日报 姚明悦 孙艳

蔬果飘香粮满仓 产业兴旺促丰收

银达镇种植户采收白菜。

  当下,在肃州区农村,一幅丰收的画面徐徐展开,这边黄澄澄的杏子挂满枝头,那边绿油油的高原夏菜被运往粤港澳大湾区。今年上半年,肃州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1.22亿元,同比增长11.6%。

  农民增收致富忙

  近日,去肃州区金佛寺镇万亩杏园采摘李广杏、欣赏沿山田园风光,成为酒泉周边群众周末度假的首选。

  嘉峪关市的王女士说:“带孩子摘杏子、吃农家饭、看花海,这个周末过得太开心了。”

  今年,肃州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承包、租赁、置换等形式流转林地使用权,在金佛寺镇、西洞镇、东洞镇等打造产业示范基地5个,促进林果产业提档升级。依托沿山林果大道、金佛寺万亩李广杏基地、西洞千亩桃基地,大力发展节会经济,不断扩大特色林果知名度。

  “今年采摘节游客特别多,都快忙不过来了。”肃州区金佛寺镇观山口村村民李永文说,“至目前,卖了300多公斤李广杏,收入4000多元,按现在的价格计算,可收入1万多元。”

  小小李广杏成了金佛寺镇农民的“金蛋蛋”。近年来,金佛寺镇实现了旅游业与农业互动发展,实施集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项目,成为农民新的致富渠道。

  做精做优蔬菜产业

  肃州区西洞镇位于祁连山北麓,海拔1600米至1900米,种植大蒜条件得天独厚。因为品质好,西洞镇的大蒜远销青海、四川等地。

  近年来,西洞镇积极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户因地制宜种植大蒜。至目前,种植5100亩,形成了大蒜种植、储藏、交易等完整的产业链,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今年,西洞镇西洞村大蒜种植面积约1200亩,亩产约1250公斤,全村总产量约1500吨。西洞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健说:“大蒜加上蒜薹,农户每亩地收入8000元到1万元,全村仅此一项产业年增收10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近年来,肃州区紧盯市场导向,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以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为发展方向,在上坝镇旧墩村、银达镇拐坝村、果园镇高闸沟村等,采用设施和大田种植相结合的模式,发展以娃娃菜、西兰花、甘蓝、菜花为主的外向型高原夏菜生产。

  近期,银达镇银达村1000余亩大白菜、娃娃菜、甘蓝陆续成熟。银达镇银达村7组农民崔生元开始忙碌了。根据客户订单,他将采摘好的白菜装车送至春光市场和巨龙物流港。

  “今年,白菜产量高、品质好,市场价格不错。现在,每公斤大白菜卖0.6元,每亩地收入8000元。”崔生元说。  

  银达村党总支书记党翠芳说:“村民种植白菜积极性非常高,全村近150户种白菜或甘蓝,面积超过1000亩。”

  今年上半年,肃州区蔬菜种植面积16.81万亩,同比增长9.3%;蔬菜产量17.14万吨,同比增长11.9%。同时,积极引导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加大白菜、甘蓝、萝卜等秋菜复种力度,蔬菜复种面积达4.5万亩。以戈壁设施蔬菜、高原夏菜、特色优势蔬菜为主,着力打造粤港澳和北京新发地、广州江南、上海江桥等大型市场蔬菜供应基地,带动全区发展蔬菜25万亩。

  畜牧产业富农家

  广袤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为种植苜蓿、燕麦、玉米等草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畜牧业逐渐成为肃州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一环。

  马世彦是酒泉市世彦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作为养殖能手,他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5户养殖户成立酒泉市世彦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养殖肉牛130多头,形成集良种繁育、饲养、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如今,合作社年出栏肉牛200余头、纯收入80万元。肉牛出栏后,直销广州、深圳等地,实现了一养带多户、一业带多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目标。

  “小沟村有优质丰富的饲草资源,我们立足实际,动员农户发展养殖业。至目前,全村建成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个,带动养殖户100余户。下一步,我们将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饲草加工产业。”肃州区上坝镇小沟村党总支书记张静说。

  今年上半年,肃州区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畜禽饲养量614.76万头(只),同比增长15.9%,存栏345.02万头(只),同比增长12.0%;出栏269.74万头(只),同比增长21.4%。

  下一步,肃州区将继续加快草畜产业发展步伐,加大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产业。

  姚明悦 孙 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