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肃北县

草原上的红色记忆

 2021/04/14/ 15:43 来源:酒泉日报 全媒体记者 韩蕾 王明玲

草原上的红色记忆

群众在红色记忆馆参观。

  出了肃北县城,向东北方向,150公里之外,一个乡村红色记忆馆矗立在石包城乡,供游客缅怀先烈。

  红色记忆馆门楼上用蒙汉双语标注了肃北县石包城乡村记忆馆几个大字;门两侧“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军精神”的对联书写苍劲有力。进门右手边的黑板上简要描述了肃北考克塞蒙古族江西力大娘和部落头人马希救助红军的故事。院子中央的军民鱼水情雕塑表现了红军进入祁连山得到草原牧民积极支援的场景。

  进入红色记忆馆,常设展览主要反映了1937年4月由李卓然、李先念率领的红西路军西行支队在石包城休整时,牧民给红军当向导、帮助红军解决衣食困难、带领红军顺利走出祁连山、保留了革命火种的动人故事。除了照片和文字,在这里也有大量的雕塑作品和实物展示,真实再现了历史。

  1937年4月6日,红西路军西行支队行进到肃北考克塞地区。红军严明的纪律和为穷苦人打天下的行动,深深打动了牧民诺尔布藏木,他主动给红军当向导,带领队伍经过戈布戈斯,进入野马河,翻过大公岔口,走出祁连山,到达石包城。

  当时,石包城只住着十几户牧民。大家把家里的300只羊、一些食品和盐巴都拿出来支援了红军。在红军进入肃北境内的这段时间,没有受到敌人的侵袭,得到了很好的休整。

  祁连山突围战中,战士廖永和与何延德负伤掉队,先后得到考克塞蒙古族江西力大娘和部落头人马希的救助。伤愈后,廖永和在当地落户安家,解放后找到了组织,重新参加了革命工作。何延德以马希儿子身份作掩护,直到解放。

  战士杨英舒在考克塞一带受到饥饿与死亡的威胁时,被一名老人收留。为了躲避马匪的追查,老人给他换上了蒙古族服装,取了蒙古族名字。在老人的关照下,杨英舒还娶了蒙古族姑娘才地希为妻,在肃北草原度过了一生。

  向前走,永远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西路军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殊死搏斗,作出了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肃北县委决定,把红色记忆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组织全县机关干部有序开展学习。

  全媒体记者 韩蕾 王明玲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