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玉门市

田园披锦绣 乡村展新颜——玉门市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2020/09/07/ 16:15 来源:酒泉日报 蔺晓燕 

田园披锦绣 乡村展新颜

——玉门市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收割苜蓿 安成玲 摄

玉门市农技中心工作人员检测农产品 田金凤 摄

大畅河万亩戈壁蜜瓜产业园喜获丰收 李梦楠 摄

清泉千亩人参果基地 张 卓 摄

  金秋九月,玉门大地无闲田,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甜香。田野上,人们正在晒食葵、摘枸杞、挖洋葱、割牧草;果园和大棚里,人参果、葡萄、油桃等让人垂涎欲滴;规模化养殖场里,牛肥羊壮。

  今年以来,玉门市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依托,以人居环境改善为关键,以脱贫攻坚为重点,以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上半年,完成一产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68元,同比增长5.6%。

  产业红红火火

  玉门市柳湖镇种植大户董润生在柳湖镇岷州戈壁扶贫产业园承包了100多亩土地。这些天,55座温室的密瓜已全部卖完,勤劳能干的他又开始移栽蜜瓜苗,为秋季蜜瓜生产打基础。

  “现在,瓜苗已全部定植完。10月上旬蜜瓜上市,能卖个好价钱。”董润生说。

  玉门市按照“全品系发展、全周期生产、全链条带动”的思路,大力发展瓜、果、菜、猪、羊、草六大产业。依托特色产业,开工建设日光温室223座671.7亩,建成钢架拱棚3126座2142.1亩。

  蜜瓜产业方面,花海蜜瓜已形成全产业链,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带动玉门市独山子乡、柳湖镇等乡镇发展蜜瓜产业,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林果产业方面,枸杞种植面积达25万亩,建成枸杞加工企业16家,年产量4.6万吨;玉门市清泉乡实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人参果种植面积达4000亩。

  蔬菜产业方面,玉门市赤金镇、柳河镇累计发展温室韭菜1.7万亩,开发了韭菜、韭黄、韭花酱等全品系产品,实现了温室、拱棚、大田全周期生产,赤金韭菜成功入选全国“两会”期间指定保供蔬菜;高原夏菜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以上。

  生猪产业方面,玉门市饲养量达5.1万头,新希望30万头生猪育繁一体化项目即将开工,清泉乡、赤金镇两个万头生猪养殖场项目推进顺利。

  肉羊产业方面,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场9个,新增肉羊5.74万只,羊饲养量达109万只。

  饲草产业方面,建成千亩饲草基地13个,新增饲草5.38万亩,全市饲草面积达26万亩。

  打出“金字招牌”

  当下,在玉门市稼清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机械轰鸣,一派忙碌景象。一粒粒饱满的枸杞在设备中“走”一圈,就可以完成干洗脱蜡、色选分级等工序,工人围坐在机器旁熟练地挑选枸杞。一粒小小的枸杞要经过精选、色选、精色选、红枸杞干洗脱蜡、黑枸杞干洗脱柄以及人工拣选、紫外线消毒、金属探测等19道工序,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封装车间。为最大程度保持枸杞的营养价值,稼清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新使用了充氮真空包装。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有质量才会有市场。2019年,稼清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产品被评选为中国枸杞行业优质品牌,并完成产品一级品牌备案。该公司成为全国枸杞行业首家同时取得国家优质品牌和一级品牌的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玉门市枸杞种植面积占全省枸杞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生产体系、管理体系、经营体系。目前,玉门市已有稼清源、玉门红、表青、长青源等枸杞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23家,注册枸杞商标24个,年加工枸杞干果4.2万吨,年销售收入达13亿元,产品远销广东、安徽等地。

  近年来,玉门市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精心打造“玉门珍好”区域品牌,培育壮大了“祁连丹青”枸杞、“祁连清泉”人参果、“祁连清泉”羊羔肉、“沁馨”冬韭王韭菜、“花海赢瑞”蜜瓜、“祁连香妃”中药材、“杞彩花海”枸杞等一系列品质好、效益高、带动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玉门市已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9个、绿色食品16个、有机产品4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祁连清泉”人参果和“花海赢瑞”辣椒两个企业商标品牌成功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今年以来,先后为西北羊肉哥、玉珑合作社等13家企业(合作社)颁发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授权书,为祁连清泉、昌马兴裕等4家企业(合作社)颁发了有机产品证书,为丹青元林业和玉门伊汇等5家企业颁发了“中华供销标识”使用授权书。玉门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农村高颜值

  在赤金镇铁人村,一排排灰白色的小楼整齐排列,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路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垃圾桶,保洁员按时清理转运垃圾。

  铁人村村民李国梅说:“以前居民点垃圾杂物多,现在进行了整治清理,种了花草、景观树,改造了小公园,环境越来越好。”

  近年来,铁人村按照“一户一策、一组一策、一村一策”思路,集中清理垃圾,实施住宅、后院、屋顶统一风格风貌改造,开展面源垃圾污染整治,疏通河道,栽植花木,打造“铁人”故里3A级旅游景区,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同时,不断创新“三包三评三定”机制,每月定期开展村、组、户评比活动,逐步养成人人爱护环境、及时清理垃圾的良好习惯。

  铁人村的喜人变化是玉门市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玉门市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六大行动”,突出抓好改户厕、修公厕、治污水、清垃圾、疏通道、提风貌等重点工作,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设摊点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加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指导各乡镇因地制宜,改造农村户厕5020座,新改建农村公厕23座,行政村卫生公厕实现全覆盖;新创建清洁村庄19个,对“三沿一部”187户农房进行风貌改造,支持539户农户拆旧建新,创建“清洁村庄”19个,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同时,坚持农旅结合,持续打造赤金镇“中国‘铁人’第一村”、黄闸湾镇“桃源小镇”、柳河镇“红田园”、昌马镇“梨花水寨”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和民俗文化村。

  脱贫攻坚蓝图“变现”

  眼下正是枸杞采摘的黄金时节,在玉门市花海镇大畅河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枸杞地里,上百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枸杞。原本要外出务工的独山子乡建档立卡贫困户马麦德经人介绍到大畅河现代农业示范园联合扶贫车间务工,成了一名“产业蓝领”。

  玉门市将技术含量不高、入行门槛较低的扶贫车间办到了贫困群众的家门口。围绕枸杞、蜜瓜等特色产业和西葫芦、食葵等常规作物种植,玉门市在大畅河农业示范园成立了全省最大的联合扶贫车间,以合作社为引导,以劳务公司为纽带,联合大畅河200多个家庭小农场、3个枸杞加工厂,形成9个扶贫车间,组织花海片区4个乡镇的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走出了一条“居家就业、群众脱贫”的发展新路。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玉门贫困乡村由内而外焕发活力,将脱贫攻坚的蓝图变成了现实。走进玉门市各移民乡镇,座座新宅错落有致,条条道路四通八达,连片沃野丰收在望,房前屋后花繁果香。

  玉门市深入开展“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投资701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9个,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扎实落实“四个不摘”和挂牌督战、包抓包挂、蹲点帮扶责任制,出台产业扶持办法,扶持贫困户大力发展增收产业。加强边缘户和监测户动态监管,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精准落实“一户一策”,贫困群众收入稳步提高。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认领问题,建立“日报告、周督办、月调度”制度,一件件抓整改,一项项抓销号,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110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农村综合改革“花香果硕”

  在花海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条条灌溉渠道已建成,原来的小块田地整合成了大田。今年以来,花海镇中渠村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流转、“三变”改革紧密结合,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大力发展拱棚蜜瓜产业,取得初步成效。

  玉门市昌马镇积极探索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项目,将土地集约整合,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分配更加合理。

  玉门市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资产折股量化、经济合作组织组建4个环节工作,正在等待省、市核查验收。持续开展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登记注册的589个合作社中,运营规范和较规范的达447个,规范化程度达到省上标准。

  蔺晓燕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