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敦煌市

秦川,风从敦煌来(上)

 2021/10/08/ 10:21 来源:新甘肃 记者 施秀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金城,秋日,午后,阳光明媚,时光静好。

  在自己的工作室,秦川完全沉浸其中,浑然忘我。连着几天,他一直在做四集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筵席》央视播出版的字音校对和画面修改,力争这部纪录片能抢在国庆期间登陆央视纪录频道。

  “羊肚筋膜丰富,临出炉的刹那,浇上一股醋,趁热咬上一口,酸爽滑嫩的快感直冲头顶……”光看着诱人的画面,听着诱人的解说,就忍不住让人一个劲地咽口水,秦川自己也时时被美味“诱惑”,笑着坦承:“剪着,剪着,就饿了。”

  秦川,我省著名纪录片导演。此前,他刚刚从新疆回来,若非疫情影响,他应该还在拍摄纪录片《石窟中国》。

纪录片《石窟中国》海报。

秦川在《石窟中国》拍摄现场。

  这是目前为止,秦川接到的最大的纪录片项目,“央视本来‘高手如林’,能第一时间想到我,是信任,更是对我拍了十几年敦煌和石窟的肯定。”

  “甘肃的石窟群,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我基本拍了个遍。而《石窟中国》将展现中国石窟全貌,刚好让我‘补’全‘石窟课’,令我特别兴奋和期待。”从2004年起,自称“敦煌土著”的秦川从敦煌出发、守着敦煌拍了十几年,先后拍了15部、60多集纪录片,总时长“两天两夜不吃不喝才能看完。”

  风,从敦煌来,不眠不休。

(一)

  1965年1月,秦川在敦煌莫高镇出生。

  莫高镇离莫高窟很近,幼年的秦川就时常沐浴在“敦煌风”中,乐此不疲。莫高窟每年雷打不动的四月八庙会,在秦川记忆里“比过年还热闹”。

  这一日,为抢得头柱香,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不等天亮,红日初照,便拖家带口,带上吃喝,赶着马车、驴车,赶往莫高窟。其时,敦煌城里万人空巷,前往莫高窟的路上,则如记载:“车马喧闹,游人络绎。或轻裘缓带簇雕鞍,锦城濠畔;或凤管鸾箫敲玉板,高歌紫陌村头。”

  一派热闹繁盛景象。

  秦川记得,四月八这一日,锣鼓喧天,唱戏的、卖吃喝的、卖工艺品的……令人眼花缭乱,特别红火;很多人在山上待一整天,有些老人会待三四天。小时候的秦川,最喜欢在这时候跟着家人去莫高窟,“钻各种洞子。”那时候,莫高窟的洞窟还没有门。

  钻洞子 “钻上了瘾”,秦川就找各种机会去。好在父亲是泥瓦匠,常有去莫高窟干活的机会。

  “白天钻洞子,晚上就睡在下寺。”秦川印象很深刻,晚上的莫高窟特别特别安静,风铃的声音,还有白杨树叶像拍手一样“啪啪啪……”的声音清晰可闻,常常伴着小秦川进入甜甜的梦乡。

莫高窟,是秦川儿时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

  那时,秦川对敦煌是懵懂无知的,莫高窟就像当时当地农村的时代广场一样,只图个热闹好玩。

  上学,毕业,工作,对敦煌的认识依然。秦川的梦想是做个专业作家,苏童、王蒙、余华是他崇拜的偶像,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也都写过,可投出去的稿都“石沉大海”了。

  直到1991年。这一年,他无意看到著名导演刘效礼拍摄的12集纪录片《望长城》。该片突破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长达30 年之久的“画面十解说”的模式,被誉为中国纪录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除了震撼人心的长城外,这部纪录片将长城周边放羊的、种地的、打柴的,连武威花馍馍以及做花馍馍的过程,都原模原样、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荧屏上,这让观众大吃一惊,也彻底改变了秦川。

  在酒泉师范附小当美术老师的秦川,毫不犹豫改行去了酒泉电视台当记者,目标很明确,“也想拍纪录片。”

  当上了记者,秦川又像小时候一样,一年跑几十趟莫高窟,每去一次采访,都重新进洞窟看一遍,慢慢了解了敦煌的历史、艺术。

  可采访来采访去,写来写去,总固定在那些框框里。秦川不干了,莫高窟的博大精深,敦煌老百姓说不上就说不上,可作为媒体人,来来回回“敦,大也;煌,盛也。”实在说不过去。

(二)

  秦川说,你可能不相信,上世纪八十年代受过教育的文学青年,心底都藏着“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想要建功立业,想要在历史上留下铿锵足印。

  秦川就是这样,他想找到“敦煌的源头”,向台里提出拍摄纪录片《大河西流》的建议。

  思路,他都想好了。

  那是2004年,酒泉电视台当时的条件并不好,不仅设备中低档,也没有专业的摄影师、剪辑师、灯光师,所以,秦川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都说,“这个人太可笑了,想出名想疯了。”

  可秦川执拗。 他带着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在敦煌整整跑了三年,其中很多地方都是荒无人烟、从无人涉足的地方。

  “用了最小的投资,对于大团队来讲,几乎就没有投资。”这是秦川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印象格外深,时隔近20年,拍摄过程依然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采访车是临时借来的,现场拾音的话筒挑杆是一根自制木棒,每天野外工作十几个小时,最长的一天昼夜奋战22个小时,凉水、干饼就黄瓜就是可口的午餐;拍摄时间要么利用节假日,要么平日里加班一点点“攒”出来,没有补助、没有加班费,可“有梦想啊”,干得贼起劲。

摄制组搭乘三轮车。

  其实,在秦川他们看来,这些都不是事儿,关键是拍摄设备也很“拿不出手”——

  除飞行员,只能承载一人的动力三角翼,在空中抖得和拖拉机一样,秦川将半个身子吊挂到飞机外面,机器上再栓个绳子,算是航拍。

  有一次,鸣沙山这边风平浪静,可飞往莫高窟的峡谷里,狂风呼啸,动力三角翼就像拖拉机开在搓板路上,颠得要死,只得作罢,又等了风小的天,再次拍摄。

  风沙吹进眼里,揉揉再继续拍,可看到央视著名纪录片导演周兵的拍摄团队,秦川真是“眼红了”:天上有直升机、地上有长轨道、大摇臂、清一色越野车、还有几个武装到牙齿的集装箱车……

  秦川心里暗暗叫苦,又拧着一股子劲儿鼓励自己,就算人家从十个角度说敦煌的前世今生,咱也有咱的角度啊。

秦川拍摄《大河西流》。

《大河西流》摄制组一行。

  别人拍敦煌,都是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切入,直接触碰敦煌艺术。《大河西流》则另辟蹊径,从地理入手,沿着疏勒河,拍大小河流、山川戈壁、河滩沼泽,因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络绎的人们,就像游牧民逐水而居一般,是沿着疏勒河 “沿河而行”的,“疏勒河就是天险,离开疏勒河就是死路一条。”

  随着拍摄的一点点推进,秦川惊奇又惊喜地发现:与多数自西向东流淌的大江大河不同,疏勒河是由东向西的。而这条在西北戈壁汩汩流淌的大河,不仅连通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传播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把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交汇融合在一起,产生了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和丝路文化,“疏勒河,就是‘敦煌的源头’,敦煌的母亲河啊,就连石窟也全在疏勒河的大小支流沿线上。”

  前期拍摄艰难完成,又开始 “啃骨头”。

  “剪辑,相当于二度创作。”在秦川看来,没有剪辑技术和经验,完全可以“突击”,但纪录片的画面如何铺垫、如何呈现、如何衔接,不同的做法讲出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这里包含着对世界的认识、看法,全部体现在后期剪辑的“一把刀”上,也考验制作人的“文学功底”。

  6个多小时的成品,秦川剪了整整5个多月,到最后几乎是“弹尽粮绝”,差费、补助都没有了。原本就不被看好,三年了还没成片,“全是唱衰的声音”。

《大河西流》海报。

  秦川压力山大,却也有底气,加快了剪辑进度。2005年5月,包含《敦煌的母亲河》《中国长城的尽头》《脱水的城堡》《西出阳关》《寻找玉门关》《三危佛光》《飞天情缘》《拯救敦煌》8集的纪录片《大河西流》终于“呱呱坠地”,在酒泉电视台首播,随后又在敦煌市开了一场观影会,赢得“一片叫好声”,一举“扭转乾坤”。

(三)

  秦川生命的转折点,交汇于纪录片《大河西流》。

  《大河西流》播出后反响不错,可毕竟是小地方,影响不够,想在更大平台播出,又苦于没有渠道。

  也是巧了,《大河西流》里有个主人公认识央视《探索·发现》栏目主编李卓玉,得知他来了敦煌,就问秦川:“是不是见个面?”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秦川火速赶到敦煌见面后,李卓玉就把8张《大河西流》DVD光盘带到北京,推荐给了《探索·发现》制片人王新建。王新建每年要看1000多集纪录片,一开始说没时间看,后来架不住秦川和李卓玉的“磨”,答应拿一张DVD回家抽空看。

  没料想,看了第一集《敦煌的母亲河》,王新建就对李卓玉说,“把剩下的7张盘都给我。”看完全部8集,就打电话让秦川去北京。

  秦川那叫一个高兴啊,火速赶到北京,按着王新建列的修改意见单,一条一条改。

  2006年12月,《大河西流》在《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疏勒河连同秦川的名字瞬间广为人知。

  这是自己的作品在央视的首秀,秦川激动坏了,广电局、电视台领导也高兴坏了。自此,大力支持秦川,不仅确立了“拍摄一部,推介一部,储备一部”的纪录片创作方针,还“把纪录片拍摄放在酒泉台年度重点工作第一位。”

  地级台拍摄的纪录片能登上央视平台,实属不易。时任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还写了亲笔贺信,肯定的同时,鼓励秦川和酒泉电视台再接再厉,继续讲好敦煌故事。

  同年,《大河西流》第八集《拯救敦煌》为酒泉摘取了第一个国家级电视节目大奖——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电视专题片提名奖。

  与前七集令人心醉神迷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不同,这一集镜头下是铺天盖地的“黄沙漫天”,看着令人揪心。

  在《拯救敦煌》中,秦川聚焦别人从未涉及过的大河生态危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敦煌,还是一派碧波荡漾,东南西北四大湖里不仅可以游泳,还可以洗羊。可大自然的变迁以及人类的过度索取,让大河断流、湖泊消失、沙尘弥漫。拍摄途中,遇一放羊老汉,看着龟裂的湖泊遗迹,撸起袖子说,“那个河水啊,像人的动脉血管,动脉里没血了,毛细血管哪还有血呢?”心疼之情溢于言表。

一条大河向西流。

  “这既是生态的危机,也是文化的危机。”秦川把老汉拍进了纪录片,人家说得多透彻、多形象啊。借老汉之口,秦川发出振聋发聩的时代追问。

  《大河西流》的拍摄与播映,如同疏勒河一样“曲曲折折”;也如同疏勒河终究造就了璀璨的敦煌和丝路文化一样,终究“一鸣惊人”,也造就了未来的秦川,“这部片子坚定了我拍纪录片的信心。”(文中图片视频均由秦川本人提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