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视觉酒泉

“双减”增活力 校园展新颜

 2022/05/23/ 15:40 来源:酒泉日报 见习记者 米静

“双减”增活力 校园展新颜

  夏日,走进我市各中小学,创意美术课上,学生用树叶做成了恐龙、兔子等手工作品;民间工艺课上,学生剪出了金鱼、牡丹等样式的窗花;十字绣课堂,学生穿针引线,绣出一幅幅漂亮的图案;操场上,足球社团、篮球社团的学生挥汗如雨……这是“双减”政策落地后,我市中小学教育的新变化,科学健全的作业管理机制,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为学生减轻了课业负担,在欢声笑语中拓宽视野,健康茁壮成长。

  优化作业设计 减轻学生负担

  “我每天大概半小时就能完成作业,这样就有更多时间读书、参加活动了。”酒泉市西大街小学四年级学生廖馨说。

  酒泉市西大街小学副校长刘春华说:“学校将备作业作为备课的重要环节,实现了分层布置作业。各教研组先设计年级共性作业,各科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设置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创新性作业等个性作业。除了基础作业外,其他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锻炼、劳动实践活动逐渐走进了学生的作业单。近日,我校和肃州区金佛寺镇红山中心小学联合开展了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劳动体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玉门油田小学六年级学生马晨妤说:“以前写作业经常到晚上10点多,现在作业量少了,基本在学校就能完成。”

  玉门油田小学副校长张雪莲说:“学校与学科教师签订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承诺书》,对学科作业设计、布置、批改等环节实行全程管理,并建立了以班主任为主导的作业统筹管理小组,实行班主任日审批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严把作业质量关,机械性作业减少了,训练思维能力的作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

  开展课后服务 满足多样需求

  为了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位孩子都能成长为健康、快乐、阳光的少年,酒泉市西大街小学组建了涵盖篮球、素描、民间工艺等领域的55个精品社团,把培养学生兴趣、锻炼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素养作为课后服务的重要目标。

  玉门油田小学五年级学生宋婧羽说:“我的很多难题家里人不会辅导,在家没办法专心学习。现在作业都在学校完成,还有老师辅导。”

  “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主要以‘辅导+答疑+活动’的模式进行。”张雪莲说,学校每天保证语文、数学、英语至少辅导一节课,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开设劳动实践、班级体育、特色社团等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以前,我下班时间和孩子放学时间有冲突,接孩子一直是个问题,回家后更为辅导功课发愁。现在,学校设置了课后延时服务,解决了接孩子难题,孩子的爱好也能在学校得到培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酒泉市西大街小学三年级学生杨博涵的家长说。

  专注课堂教学 提升教育质量

  “双减”政策的落地,最终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作业和校外培训机构减少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如何保证?酒泉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张忠瑞说:“作业量的减少,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科老师必须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让学生每一次练习都能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留作业,让不同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解惑答疑是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校做作业,老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合理调整课程安排。”

  作业的减少对课堂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酒泉市第一中学备教和备学同时进行,有的老师将课本内容设计成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保障课堂质量。学校还把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质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积极开展教师分层分类培训、教学技能大赛、半天无课日教研等教育教学研训活动,教师教育教学、作业设计、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双减”政策实施至今,我市13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实现了“5+2”课后服务全覆盖,9.24万名中小学生参与率达100%,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结束时间均迟于家长下班时间,有效减轻了家长看护负担。目前,我市“双减”工作进展良好,作业管理“减量提质”、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家庭教育支出明显减少,“双减”工作得到了社会、家长普遍认可。

   全媒体见习记者 米 静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