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视觉酒泉

解锁丝路古镇——瓜州

 2022/05/16/ 15:44 来源:酒泉日报 魏金龙 柴荣 赵小龙

解锁丝路古镇——瓜州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甘新青蒙四省区的通衢之地、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多民族交融之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孕育了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瓜州究竟有哪些“宝藏”?一起来揭秘。

  很“窟”的瓜州

  莫道敦煌石窟美,壁画佳作在榆林。榆林窟俗称万佛峡,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窟内彩塑精美、壁画斑斓,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方面同敦煌莫高窟一脉相承,为姊妹窟。榆林窟在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均有开凿和绘塑,曾进行过大规模兴建。其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像画、装饰图案和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画面。唐25窟壁画《西方净土变》和《观无量寿佛经变》被称为旷世精品,象牙佛更是国宝级文物,精美的雕刻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为让榆林窟在世界上大放异彩,瓜州县将加快实施交响丝路1号线项目,打通莫高窟到榆林窟的快捷通道,贯通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核心路网,着力打造瓜敦旅游一小时经济圈。

  除了榆林窟,还有东千佛洞。东千佛洞,又名接引寺,以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西夏壁画称绝于世,姿态优美的观音曼荼罗及中国化的涅槃变等,其密宗佛教壁画填补了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空白,堪称西夏佛教艺术宝库。

  近年来,为强化石窟文化保护研究工作,落实东千佛洞保护规划,瓜州县加快实施壁画、彩塑、佛龛保护修复,对所有洞窟实施高科技数字化采集、入库记载,为数字化实景复原原有文化艺术珍品奠定基础。

  四千年浸润的瓜州

  四千年的悠久历史、四千年厚重的文化积淀,让瓜州浸润在历史文化的气息中,草圣张芝开创书法之先河,树古今书坛不朽之丰碑。近年来,瓜州县倾力打造中国西北最大、甘肃首家以书法园林为主体,集纪念、集会、展览、培训、研学、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全国书法展和张芝书法艺术节,吸引全国书法家、艺术家接踵而至,畅怀吟风物,泼墨写春秋,为瓜州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灵魂。2015年12月,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留下许多让世人追寻的足迹。玄奘路过瓜州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五百多年后,默默无闻的画师,在瓜州榆林窟和东千佛洞创作了精美的壁画——明月高照,一个虔诚的僧人正在膜拜观音,猴子模样的徒弟站在身后,牵着一匹马。这是中国最早的唐僧取经图,比后世名著《西游记》早了三百多年。

  如果说,榆林窟和东千佛洞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佛教的兴盛,散布在瓜州境内的65座汉至清代各类古城遗址,则见证了瓜州的繁荣昌盛。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锁阳城古城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州郡级古城,城池格局和军事防御体系基本完好,还保存着汉唐时期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具有极高的考古学术价值。2014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入世界遗产名录,2016年,入选“2015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瓜州境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65处,博物馆藏品4600余件,有以榆林窟、东千佛洞为代表的石窟寺5处,有以锁阳城、破城子、六工城、桥湾城、安西古城等为代表的汉、唐、明、清古城遗址65处,有现存较为完好,绵延180公里、烽燧80座的汉长城遗址。

  “坚毅勇敢”的瓜州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瓜州这座丝路古镇从古至今延续的坚韧毅力、勇敢追逐的拼搏精神,诠释着瓜州人的守护和担当。

  一千三百年前,西行求法的唐代高僧玄奘,在瓜州讲经弘法、收徒石磐陀、夜渡葫芦河、只身独闯八百里莫贺延碛,立下“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的铮铮誓言,九死一生,实现了寻求佛法的宏愿。

  一千三百年后,一批批国内外顶级商业精英齐聚瓜州,沿着玄奘西行的足迹,追寻“理想、行动、坚持、超越”的玄奘精神,感悟生命的激情和张力,玄奘之路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心灵励志之路,成为一条举世闻名的文化体验黄金线路。

  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系列赛事在瓜州县成功举办16届,吸引了80所全球顶级华语商学院3万余名戈友参加。这是中国规模最大、参与队伍最多、参赛人员素质最高的户外顶级赛事,被确定为甘肃省体育精品赛事。

  往事越千年。古有将士征战沙场扬威边关,今有红西路军征战河西名垂千史。

  1937年,红西路军将士在瓜州奋勇作战、殊死搏斗,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不朽功绩。作为红西路军最后征战地,瓜州县倾力打造红色文化基因库、革命精神传承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了红西路军征战历史综合展专题陈列、展馆讲解、体验教学、流动宣讲、基地培训、研学、旅游的红色文化发展格局。

  “诗与远方”的瓜州

  在瓜州,既能享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情壮美,也能体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致远;既可轻松体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生活,亦能惬意观赏“老干虬枝历世桑,新芽嫩叶任风霜”的野生胡杨……

  四千年的文化积淀,四千年的地域风情,构成了瓜州大漠驼铃、瀚海蜃景,胡杨秋色、霜染红柳、清泉绿洲、湿地草原,山地峡谷、风蚀雅丹等独具特色的西域文化景观。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的行程穿越了戈壁、沙漠、盐碱地、灌木丛、小雅丹等地貌,途经锁阳城、疏勒河、大墓子母阙、常乐驿、双墩子、昆仑障、黄谷驿等文化底蕴深厚的自然历史遗迹。

  201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雕塑家董书兵教授,利用数字技术,在瓜州县红山坡戈壁滩上用粗粝的红砂岩雕砌出长15米、高4.3米、宽9米的大型户外雕塑——大地之子。体量巨大的酣睡中的婴儿形象成为丝绸之路上新的时代地标。

  随着瓜州戈壁国际雕塑艺术长廊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海市蜃楼”“风语者”“戈壁方舟”“汉武雄风”等大型户外雕塑相继亮相,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打卡,向省内外甚至全世界讲述戈壁文化的独有魅力,彰显了瓜州包容、开放、发展的胸怀。

  随着柳敦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锁阳城游客综合服务中心、葫芦河休闲营地等交旅融合项目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瓜州路衍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游、周边游持续升温,西湖、梁湖等乡镇休闲采摘游和三道沟福禄花田备受热捧。

  生生不息的疏勒河,滋养着瓜州90多万亩良田,成就了“瓜州蜜瓜、香飘万家”“瓜州枸杞、红动天下”的美誉。最香甜的蜜瓜、最滋补的枸杞,何尝不是蕴藏在舌尖上的“诗与远方”?

  “奔跑”的瓜州

  近年来,瓜州县坚持以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重点融合区为目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产业融合,打造旅游品牌,出台优惠政策,协同联动,文旅产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形成“交通互联、景区互融、产品互补、营销互助、机制互鉴”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格局。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理念,高质量编制全域旅游规划。锁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东千佛洞岩体加固等项目快速推进,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瓜州县将全面构建文旅产业体系,引进实力雄厚、理念先进的市场主体参与景区建设、经营、管理,加快完善景区功能,开发一批特色旅游产品,重点推动锁阳城考古遗址公园晋级5A级景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强化产业配套,大力发展主题酒店、精品民宿、特色美食,集聚景区人气商气,让游客慢下来品味、留下来消费,推动旅游经济由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变。积极推动敦煌研究院瓜州分院建设,畅通瓜敦文旅产业营销合作渠道,加强两地景区景点捆绑经营,建立合理利益分享机制,全力打造“交通互联、景区互推、客源互送、营销互助”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重点融合区。

  今年,瓜州县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目标,深入分析文旅资源上下游关联产业、配套服务和发展现状,通过强化招商、创新营销、创建品牌、助力企业等举措,全面打响文化旅游产业链攻坚战。谋划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重点建设项目40个,计划总投资35亿元,申请瓜州县体育馆、瓜州丝路文化数字展示中心等国债项目4个,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瓜州县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风光储、风光火储、风光热储、余电制氢等多能互补项目,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现已建成新能源装机830万千瓦,新能源累计上网电量达1650亿千瓦时,瓜州县已跻身“全国风电装机第一县”,成为全国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重点融合区,扬帆远航风正劲!

  魏金龙 柴 荣 赵小龙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