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社会民生

倡移风易俗 树文明新风——玉门市清泉乡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2022/01/18/ 15:33 来源:每日甘肃网

  玉门市清泉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阵地建设为抓手,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根本,通过讲、评、帮、乐、庆五个方面,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助力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清泉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理论宣讲小分队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 祁惠芸 摄

  让国家政策走进千家万户

  清泉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全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线上,充分利用“祁连清泉”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强国”APP、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平台载体发挥宣讲“硬核”作用,积极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技培训等一系列相关知识,让广大群众在家就能随时学习上级政策,唱响新时代新乐章。线下,结合每月主题党日学习,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书记讲党课、普法宣传、妇女儿童维权法律知识等宣讲活动50余次。其中,志愿者到村组进行集中宣讲20余次,开设“学习讲堂”“道德讲堂”,举办学习分享会,针对部分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20余次。

乡科技志愿服务队成员为人参果种植户现场指导 祁惠芸 摄

  为先进模范释放正能量

  清泉乡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作用,坚决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组织群众推荐评选“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美丽庭院”“五星级文明户”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文明乡镇创建工作,选树了一批示范性高、带动性强的优秀典型。2021年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8户,推荐“身边好人”3人、文明家庭4户,推选玉门市级“最美家庭”2户、玉门市级“美丽庭院”4户、酒泉市级“最美家庭”1户、酒泉市级“美丽庭院”2户。

  为困难群众送温送暖

  清泉乡依托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五老志愿服务队等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疫情值班站岗、为贫困户打扫卫生、走访慰问留守儿童、调解家庭纠纷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聚焦“一老一少一困”重点群众,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关爱老人暖冬行,让这个冬天不再冷”,为留守老人免费理发、清洗床单被套、打扫人居环境、拉家常抒心事;走访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为20位困境儿童送去爱心书包;志愿者为有需求的妇女、困难群众上门开展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提供访视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引导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

清泉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爱心理发师开展义务理发 祁惠芸 摄

  给幸福生活增色添彩

  清泉乡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坚持以乡文化站为纽带,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从年初到年尾,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策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伴随季节和群众需求的变化准时“端上”百姓的文化餐桌,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年轻人绽放活力、小朋友幼有所学,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村民活动室、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篮球场等阵地,为有文体爱好的村民提供方便适宜场所;举办各类手工艺品、美容美发、人参果种植、羊只养殖等特色培训班,提高群众致富能力;定期开展主题宣讲、义诊、运动会、书画展、文化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增强文化生活的趣味性和参与感,提高群众参与文化娱乐生活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让每一天都充满幸福感

  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丰收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组织的特色文化庆祝活动,引导群众参与传统文化仪式,培育文明礼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春节前夕开展“迎新春、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及“迎新春、聚合力”文体活动;在植树节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春季义务植树造林实践活动;在妇女节举办“三八”趣味运动会、庆“三八”广场舞健身操比赛活动;在清明节前往瓜州县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开展“学党史、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在重阳节在清泉村老年幸福互助院举办“金秋十月送温暖、敬老帮扶献爱心”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明新风尚,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如微风细雨般融入群众生活之中。祁惠芸 杨棋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