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敦煌市

《敦煌本纪》解读:除了莫高窟,敦煌还有什么?

 2021/08/16/ 15:15 来源:掌上兰州

  《敦煌本纪》解读:除了莫高窟,敦煌还有什么?

  本期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叶舟的长篇小说《敦煌本纪》,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一个面积3.12万平方公里的内陆城市,西向沙漠,三面环山,位于中国最干旱的地区,却有着一个寓意“盛大、辉煌”的名字——敦煌。世界四大文明从一千多年前起,在这里交融互鉴,孕育出盛大辉煌、流经千年的文化奇迹。

  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从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古老的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联系。敦煌正处于这条路的咽喉要地。这片渺远的西部边疆,部分地保存下了文化的原生态,文明的血性及野性,新鲜又生动,古老而强悍,充满了别样的美感。独树一帜的敦煌文化,也让文学家们的灵感源源不绝。

  2019年8月公布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十部提名作品中,有一部著作以109万字的篇幅,探寻古老的敦煌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它就是《敦煌本纪》。这是国内首部以小说笔法为敦煌立传的长篇巨制,作者叶舟以三大家族跨越半世纪的命运沉浮,重述河西走廊尘封千年的精神秘史。河西走廊有了这部《敦煌本纪》,正如关中平原有一部《白鹿原》。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解读本书。第一,《敦煌本纪》的作者叶舟以及创作缘起;第二,《敦煌本纪》的故事;第三,《敦煌本纪》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来聊聊这本书的作者叶舟和创作缘起。

  叶舟对敦煌的迷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从19岁写下第一首关于敦煌的小诗开始,他便与敦煌结下了不解之缘,陆续写出了《大敦煌》《敦煌诗经》《蓝色的敦煌》《敦煌卷轴》等诸多篇章。叶舟说:“敦煌是我诗歌的版图,是我的文字安身立命的疆土,也是我个人一命所悬的天空。”诗人沈苇认为:“叶舟的文字,有骨感,有气象,有一个伟大的地理背景,即中亚细亚,以及丝绸之路。他的文字是大陆地理、炽热抒情和谣唱风格的一次融合,并用一种行云流水的内在旋律统率它们。”

  2000年大年初一,叶舟独自一人流连于莫高窟的千佛灵岩下。他发愿:“将来一定要为敦煌写一部长篇小说,去描摹整个敦煌的威仪与不朽。”

  但真正动笔,已是16年之后。叶舟回忆,一部长篇小说至为关键的,在于找见第一句话,找见那一根线头,找见黑暗中的灯绳。2016年年底,叶舟从扬州赶往南京禄口机场,眺望着车窗外的那一轮落日,突然觉得它竟然像一介少年游侠,先他而去,奔向了敦煌。他说:“在那一刻,我知道我‘找见’了。”

  这个“找见”,是实地踏勘十几次,酝酿和发酵长达16年后的“找见”,并最终汩汩流淌成为一部漫长而动人的关于敦煌的长篇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飞沙走石的故事,是一个少年英雄马革裹尸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河西一线四郡两关的故事。它关乎尊严与时间,也涉及困境和败北,在作者的笔墨下被刻画成一片独异的天地。

  敦煌,伫立于历史的风沙中,也伫立于漫长岁月里世人对它的注视与解读中。描写敦煌的作品非常多,仅国内作家而言,就有张抗抗、阿来、冯骥才、余秋雨等大家写过,敦煌本土的两部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也相当经典。

  但阅读叶舟的《敦煌本纪》,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另辟蹊径的用心。他用自己的笔墨,去探究敦煌土地上的父老百姓是如何生息的,去理解敦煌的来路与归处……这样的一个敦煌,既是读者熟悉的那个真实敦煌,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学敦煌。

  叶舟说:“我们经常一想到莫高窟,一想到敦煌,就想到那些衣袂飘飘的仙女,想到菩萨,想到佛像,想到了天远地偏的文化遗址。但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些莲花藻井上的仙女,那些佛像,那这些窟子是谁造的呢?在当时的环境下,那户人家一定是遇到了一个越不过去的坎,要去供养,去求神保佑。还有,黄家窟子,赵家窟子中间有什么关联?我想知道大地上敦煌百姓的生活。”写完上卷时叶舟并没有想到“敦煌本纪”这个书名,当时拟的书名叫“圣敦煌”,“圣”这个词来自西方,譬如“圣殿”“圣堂”……后来有一天查资料的时候,他从书架上拿下《史记》,一看“本纪”二字,就意识到它与敦煌的关系,这两个词的组合令他战栗。其实这是因为他觉得百姓才是天,他把老百姓放在了佛窟中。在他看来,真正需要供养的,不是佛窟里的神像,而是大地上的生灵万物。

  接下来,我们聊聊《敦煌本纪》的故事。

  《敦煌本纪》的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中国,用书中的话说,是“同治乱局平定后难得的人心思稳、尘嚣落地、门户洞开,又因为辛亥革命的爆发而陷入困顿”。中国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这一背景下,叶舟“发明”了沙洲城。史料记载,敦煌历史上有过沙州城,但到唐朝时期,沙州城已经不复存在。雍正三年,皇帝重启塞防,允许同新疆经商,又从甘肃各地迁徙了2900多户老百姓,驻扎在敦煌。小说里的沙州城就是叶舟在史实基础上构建的。

  《敦煌本纪》的故事空间就聚焦于沙州城,向外辐射到敦煌二十三坊,并随着主要人物寻路、开路、拓路的历程延伸至整个河西走廊。叶舟依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同时极尽想象力,勾勒了一幅全景式的地理图卷,远到新疆哈密、祁连山麓、乌鞘岭,近到沙州城里的一条巷道、一间店铺,点面俱到,纵横交错,为情节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虚实结合、具体可感的空间框架。官吏乡绅、贩夫走卒、妇孺老幼、三教九流穿梭其间,他们过浴佛节、吃胡锅子、讲敦煌话、唱秦腔戏……上百位人物,组成了传统中国热辣辣的乡土社会;每个人物身上,都是活生生的西部精神。

  以沙州城为世俗支点、莫高窟为信仰高地,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索氏一族几辈祖先在河西一带为民请命,不惜舍生取义,捐出了七颗脑袋,被尊为“敦煌义人”。20世纪初,代表索氏家族气节的“血衣”传到了新的当家人索敞手中。索敞谨小慎微,深居简出,生怕家族的血腥宿命降临在自己身上。但他不知道的是,深宅之内,一个密谋已久的圈套正在向他逼近。

  世兴堂名医沈破奴,早年逃难流落至敦煌,凭借个人的天资与勤勉有了立锥之地,日子虽不富贵,倒也衣食无忧。但他的身世隐藏着关外三县最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有待后人揭开。

  敦煌沙州城的小商人胡恩可,在一次偶然的中原之行中深感沙洲城道路闭塞、贸易乏力。他颇具手腕,开始秘密地给儿子们“铺路”。他先是许诺在莫高窟崖壁上给索氏开一座家窟,以彰显其祖辈的忠勇功绩,而后又通过威逼利诱,与沈破奴结成儿女亲家。岂料,这一番行为突然中断,胡恩可罹患中风,缠绵病榻,看尽了人世的冷暖和恩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儿子辈的大光阴开始了,一群精良纯明的少年面对艰难时世,决定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

  作者在他构建的沙州城和城外二十三坊里,安顿下了这些身世各异的角色,让他们在湍急而颠沛的光阴中奔命,看尽人世的悲欢炎凉。他还刻画了一群匡危扶倾的滚烫少年,在山河板荡的岁月一路走向悲剧性的终局。此外,还有敦煌最重要的文化坐标莫高窟。作者勾勒了莫高窟鲜为人知的一面,包括藏经洞和大量的卷子,也包括王道士与斯坦因。

  如果将《敦煌本纪》和《白鹿原》进行对比,叶舟自己的理解是:“二者如果有某种相似之处的话,那只能是一种致敬的产物。相似的其实是这种文化的底色。命运吊诡,即便在那个战乱频仍、兵连祸结的时代,白鹿原一直是亮的,关中也始终处于政治旋涡的中心,但敦煌乃至河西走廊却被抛弃了,遗忘了。”

  最后,我们来聊聊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这部小说廓开了一条朴直而壮烈的大道,用一个发生在西北的清末民初的故事为中国召唤刚健硬朗的精神。叶舟说:“我对城市是毫无兴趣的,有时候写到疲累的时候,就去再吸一口敦煌的空气。我认识的摄影家、画家比较多。有时候他们要去拍片子,说车上还有一个座位,去不去,我包一拎就走了。出城三里,心花怒放,开着车,一路上过武威、张掖、酒泉,过嘉峪关,过安西,就是古代的瓜州,1000多公里才能到敦煌。一路走下来,浑身的百病都散尽了。”清代诗人黄景仁有一句诗,“为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叶舟认为,不仅文学作品要有刚健硬朗的幽燕气,一个民族的性格底色中也要有幽燕气。

  在很长一段历史岁月里,河西走廊地区被这个国家遗忘,无人提及,成了一大片生了锈的地带。很少有人试图在河西走廊地区寻找中华民族古老的精神。

  但叶舟认为,中华文化里的某种韧性、民族少年时代的可爱却在这片“锈带”得以保存。

  叶舟总结了河西走廊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在他看来,河西走廊不仅是中国西部疆域、文明意义上的支柱,而且因其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疆性,而保存了民族早期的某些精神特质。他说:“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最灿烂的一段,所谓中国概念的性质、中国疆土的性质,在西北完全是由河西走廊支撑起来的。河西走廊其实就是整个中国西部的一根脊梁,没有它,整个西部是坍塌的”,“我想中国文化一定有它最原初的精神性的东西,它不在都市,一定在边疆,它是原生态的,是野蛮的,它是赤裸裸地放在天地之间的。我想我的使命就是重新发现边疆、重新发现中国少年时候的那些可爱、那些美,那些少年的奔跑,少年的义无反顾,这些精神性的东西。”

  《敦煌本纪》浓墨重彩所描摹的,是一群精良纯明的少年。他们是古老敦煌土地上的新生力量,他们走南闯北、结社聚义,犹如刚刚打制出来的刀子注定要历经淬火和风霜,誓要在沉疴累累的河西“锈带”上开拓出一条生路。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少年就像我们民族早期的少年英雄一样,他们是刘彻、班超、卫青、霍去病……少年的命运,就是河西走廊的命运。

  就此而言,《敦煌本纪》这个长达百万字的家族故事,实则微缩了河西走廊自秦汉以来的千年历史。那些光耀史册的英雄,都幻化成了《敦煌本纪》中的芸芸众生。

  而在艺术上,这部作品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拒绝预设。饱满的人物,出人意料的情节走向,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反思、痛彻参悟,我们很难对其做预设与总结,唯有亲自读过方能领会。这本书的语言和故事内核别出心裁,时间跨度和张力极大,而它的姿态返回到了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返回到了《史记》的年代,它的关键词是我们荒疏已久的那些东西:家国,天下,情义,勇敢,正信,青春……

  评论家汪政认为,要真正读透一个地方的历史、以文化的方式参透一个地方的古今,必须通过阅读。“阅读《敦煌本纪》,最能理解河西走廊这一脉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意义。”

  读懂敦煌,意在未来。正如敦煌研究院的研究者曾经说的,“如果中国年轻人自己都不再能读懂我们祖先有过如此灿烂的文明,我们就算留住了有形的石窟,也失去了文化的根基”。

  而对于叶舟本人来说,109万字的《敦煌本纪》,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重生。叶舟坦言:“它的时间跨度,它庞大的体量和纵深,它所呈现的故事弧度,以及主要人物的成长与畸变,对我都是一种狂野的挑战,一种全新而陌生的感受。不过,在此期间,我也彻底释放了血勇之气,打开了想象的边境,并且收获了不少的经验。森严的写作纪律,对美的实践与追求,百姓的立场,这一片土地的温度和恩义,生而为人的操守,语言的正派及肃穆……这是需要我耐心思考,去认真处理的。经此一役,我不能说自己有过一种死生如蜕的体验,但至少浣洗一新,获得了某种底气,留给将来的写作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