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敦煌市

30余年封禁保育 鸣沙山“鸣”声再起

 2021/08/11/ 15:09 来源:新甘肃

30余年封禁保育 鸣沙山“鸣”声再起

鸣沙山“鸣”声再起。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 通讯员 陈华)长期专注于沙漠科学研究的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屈建军研究员日前得出判断:30余年的封禁保育,让闻名世界的鸣沙山“鸣”声再起,且存在多处鸣沙群。

  鸣沙又称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常分布于海滩或沙漠中,而尤其以沙漠鸣沙最为罕见,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自上世纪初以来,据报道有十余个国家发现鸣沙资源。

  经过对敦煌鸣沙山持续考察、研究后,屈建军发现,自然沙粒表面由风蚀、水蚀、化学溶蚀及硅凝胶沉淀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多孔(坑)状结构所构成的共鸣腔,是鸣沙发声的关键所在。其鸣沙共鸣机制与亥姆霍兹共鸣腔相似,在外力作用下,无数表面光滑多孔的球状颗粒,在运动过程中因互相摩擦碰撞产生极微弱的振动声响,经大量的表面空腔共振放大,从而使人耳接收到运动沙粒的发声频谱。环境污染、人类活动的增加,致使鸣沙山沙粒磨损,继而产生粉尘等杂质。这些杂质侵入沙粒表面的孔洞后,因其所产生的阻尼作用,导致鸣沙共鸣机制丧失,变为“哑沙”。

鸣沙山,一个让世界记住的名字。

  屈建军认为,敦煌鸣沙山经过30余年的封禁保育,人为过度干扰大量减少。此外,由于鸣沙山有东北风、西北风和西南风三组风向,在三个方向风力往复作用下,沙粒表面得到净化,哑沙得以复鸣。同时,考察发现许多鸣沙丘,分布于沙山中心,且附近根本无水体,从而也进一步证实了鸣沙发声与水体无关这一事实。

  “初闻殷殷继咚咚,余音似与宫商配。”古人笔下的敦煌鸣沙山,曾因沙“鸣”而蜚声世界。而今,经过多方面的科学保护,鸣沙山“鸣”声再起,成为名副其实的鸣沙山。

屈建军研究员介绍沙漠研究课题。

  为此,屈建军还以甘肃省政府参事的身份,就鸣沙山“哑沙”科学修复、鸣沙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等提出了建议。(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