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玉门市

玉门:小网格撬动社会大治理

 2021/06/07/ 10:25 来源:每日甘肃网

  每日甘肃网讯 日前,笔者跟随玉门市饮马街道办的三级网格长杨九平到其“包挂”的网格走访。

  饮马街道办自2020年2月成立以来,依托“活力网格”平台,按照“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全科网格化管理工作法,建立起街道、企业、社区及网格员共筑共建、协作处置的三级网格工作机制,杨九平便是17名三级网格长之一。

  当天,正是玉门市饮马街道办“周三进格入户”的日子,杨九平所“包挂”的是农三团社区十一区网格,他的工作包括入户信息采集,重点区域巡查,对经营单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等日常工作。一路上,不少居民和商户见到他都热情打招呼。

  “他对工作很尽心,处理问题也很有一套!”谈及杨九平,农三团社区居民张永利坦言,经历了最初的不信任到现在“有事就找他”。

  原来,在最初入户的时候,由于当地居民都是甘肃亚盛实业(集团)饮马分公司的职工,而这是一家集农资服务、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研发、商贸流通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由企业管理,现在社会治理功能突然由街道办接管,面对陌生的机构、陌生的人员,当地居民本能的带着不信任、不欢迎的情绪。

  但随着网格员协助居民成立了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网格员微信联络群,并将原来甘肃亚盛实业(集团)饮马分公司保卫部治安协管员纳入网格员队伍,不少问题迎刃而解。

  今年以来,玉门市饮马街道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网格员为居民提供各类个性化服务和帮助,帮助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申请居家养老服务,替因新冠疫情造成家庭困难的居民申请临时救助,为收到霜冻灾害影响的家庭申请冬春救助资金,给因风受灾的居民办理社会治安综合保险等。此外,他们还为社区老人组织义诊、手工艺品教学等十多场活动。

  “别小看每周三的入户工作,很多问题都是在入户时发现的。”杨九平说道,在他的入户调查表上,标记繁多。“这些标记分别代表孤寡老人、单亲家庭、流动人口等,这样分门别类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农三团社区十一区网格居民李光和等17人与甘肃曙光农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制种合同纠纷,就是在三级网格员冯廷云在周三进格入户的时候发现的。冯廷云第一时间联系网格长杨九平,他们通过电话、分别约谈、实地查看农户作物受损情况等方式了解真实情况后,将双方约至社区调解室,在社区调委会耐心调解和劝说,最终达成了由甘肃曙光农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免除前期居民所交的种子款,且按每吨350元价格在约定时间内回收农户青贮产品的协议,双方并就协议进行了现场签字确认。今年3月,李光和等17人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补偿款28200元。

  玉门市饮马街道办已将辖区划分为三级17个网格,全面推行“1+2+2”工作模式,即:一名一级网格员+两名三级网格长+两名三级网格员,全部下沉至三级网格开展工作,所有网格员都要做到都要做到“三知三清六掌握”。

  “这些网格员可以说是伴随着街道办一起成长起来的,都是饮马居民中有一定威望的人,现在都能熟练处理各项事务;加上他们很大一部原本就是亚盛饮马分公司企业保卫部的老员工,熟悉当地民情社情,能很快融入居民生活。”在玉门市饮马街道办副主任郑小龙看来,网格员大大缓解了街道办人手不足的压力,小网格撬动了社会大治理,激活了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内生动力。

  为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玉门市积极整合资源,通过推进服务场所、服务人员、运行资金、服务内容等多个方面的整合,将各类基层兼职网格员队伍统一整合,建立专职网格员队伍,多员合一、一员多责,明确职责、压实责任,把各类管理服务资源和平安建设力量下沉延伸到基础网格内,履行信息收集发布、方针政策传达、社情民意反馈、便民服务代办、矛盾纠纷调解、社会稳定维护等职责,确保网格化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目前,玉门市共划分网格544个,以乡镇、街道、园区为一级网格,行政村、社区为二级网格,村民小组和城市居民小区为三级网格。”玉门市社会治理中心干部刘丽莉介绍说,“一级网格负责监管、协调、处理、督办和绩效考核;二级网格负责信息、事项的分类汇总、权限办理和上报反馈;三级网格负责入户宣传、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纠纷调处、环境卫生整治等事项。同时,将玉门市的护林员、保安、铁路护路人员、禁毒专干、乡镇执法队人员、企业负责人设置为专属网格员,形成专属‘格中格’,建立了一支1807人组成的专职网格员队伍,形成‘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马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