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玉门油田的发展历程。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杨红丽
“看到这些老物件就能感受到那时候工人的辛苦,能感受到‘铁人’精神的力量。”11月15日下午,“弘扬铁人精神,重走铁人之路”活动在玉门市举办,来自省内外的学者嘉宾和酒泉市的干部群众100余人,共同走访了“铁人”王进喜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参观了老一井、玉门油田603岗、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区及赤金铁人故里小镇,踏着“铁人”的足迹一路前行,接受“铁人”精神的洗礼。
老君庙油田冲断带采油平台。
玉门老一井是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孙健初于1939年3月13日确定、人工开挖的第一口井。1962年油竭停产,累计出油845.9吨,产天然气17.73万立方米。诞生于战火纷飞年代的老一井,作为玉门油田乃至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功勋井,被载入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成为全国人民的永久记忆。
“那一代人,是用生命在奋斗。”遥望着早已枯竭的油井,今年52岁的玉门油田公司炼油化工总厂综合事务站副站长王宝元由衷地感叹道,他已经在这里奉献了整整32年,是个“油二代”。而在玉门油田,像王宝元这样的“油二代”不在少数,也正是这些甘于奉献的油田人在这里默默扎根,才有了玉门油田的辉煌。
在玉门油田603岗参观、聆听工作人员介绍。
一路上,透过车窗,大家还看到了玉门炼油厂旧址、老一辈油田工人住过的窑洞,一台台正在作业的采油机械,以及炼油厂上空冉冉升起的烟雾。
“如今,玉门炼油厂可生产燃料油、润滑油、聚丙烯、工艺用油、电器用油、真空油脂、液压油等13大类160多种石油产品。其中,15号航空液压油、3号耐醇脂、2号低温脂等10多个特油产品均为全国独家产品,在国内享有良好信誉。”王宝元介绍说。
在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参观。
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是“铁人”王进喜的出生地和成长地,也是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如今的铁人村以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为目标,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正在重点实施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的铁人故居遗址、铁人事迹陈列馆、铁人留宿馆、赤金客厅建设,着力打造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
“如今的铁人村,马路宽了、房子亮堂了,老百姓的收入高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们更要传承和发扬‘铁人’精神。”铁人村党支部副书记冯录林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11月16日铁人精神永放光芒——王进喜逝世50周年座谈会在玉门举行
- 2020年02月18日【一线抗疫群英谱】致敬!守护旅客安全出行的“兰铁人”
- 2020年01月10日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