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酒泉  >  阿克塞

牧民生活的嬗变——阿克塞县全力推进民生工程纪实

 2019/09/02/ 17:2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高质量发展看酒泉之五

牧民生活的嬗变

——阿克塞县全力推进民生工程纪实

阿克塞民族新村全貌  哈里木剑 摄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何成军 张克勤

  从住毡房到住高标准住宅,从帐篷流动小学到网上远程教学,从烧牛粪到用上天然气,素有“百里黄金地,塞外聚宝盆”美誉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自1998年整体搬迁至新县城后,牧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呈现出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如今的阿克塞,金山湖水上乐园、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市政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敬老院的建设,农牧民纳入养老保险,启动城乡新型合作医疗,真正体现出公共服务项目城乡无差异,农牧民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服务资源。

  住房“三级跳”

  走进阿克塞县民族新村,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别墅分外醒目。别墅四周,各类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各族群众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红柳湾镇副书记赵仿告诉记者,这里现有396套别墅,总面积15万㎡,全县三乡一镇11个行政村70%的农牧民居住于此。

  住进220平方米的别墅,马木尔别克和妻子整天都乐滋滋的。马木尔别克告诉记者,别墅是政府统一规划修建的,他们只掏了19.8万元就入住了,其他的14.5万元是政府补贴的。

  马木尔别克一家四口人,城里住着别墅,山里养着400多只羊、30多峰骆驼、40多匹马和20多头牛,年收入最少在15万以上,“如今的生活跟过去相比真是好太多了。”

  谈起这些年住房的变迁史,马木尔别克深有感触,“现在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这要是放在以前,那可是不敢想的事情。”

  1998年,马木尔别克举家从牧区迁移到了阿克塞县城,全家人居住着3间平房,冬天取暖是煤炉子,全家人的鼻孔整天都是黑的。现在,马木尔别克全家住进了有暖气的别墅,做饭用上了天然气,每天都可以洗澡……

  “小时候,真的不敢想有朝一日我们牧民会住进县城的别墅,现在却变成了现实。”马木尔别克说。

  马木尔别克一家能住上新房得益于阿克塞县近年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得益于阿克塞县民族新村居民住房改造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

  1998年县城搬迁时,因当时经济条件差,规划落后,住房建设标准低,到目前许多房屋破旧不堪,管线老化,人居环境与农牧民收入形成明显反差。

  为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开始,阿克塞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了民族新村居民住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9亿元,用两到三年建成二层小康住房400套,并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完善和提升改造。

  “至目前,全县96.4%的牧农民住进了楼房。住房的变化带动了牧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做饭为例,以前烧火用牛粪或柴草,现在用上了天然气,有效提升了生活质量。”阿克塞县住建局局长李建彬说。

  从最初漂泊不定的毡房到后来的土坯房子,再到现在农牧民住进了县城的别墅,阿克塞牧民住房实现了“三级跳”。

  在民族新村采访时,记者看到,牧农民在家门口边聊天边摘菜时,随手把垃圾装进塑料袋扔进垃圾箱。

  一栋栋建成或在建的别墅,是阿克塞县落实各项民族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县城搬迁20年来,阿克塞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展现。

  老有所养筑爱巢

  阿克塞县养老服务中心,全县唯一一幢四层带电梯的楼房。

  8月16日,记者来到这里时,73岁的肯青巴依正在院子里纳凉。老人是五保户,2008年就搬进了这里,吃住娱乐都不用出院子。

  和肯青巴依老人一起生活的还有马吾勒别克等4位老人。相较其他人,文工团出身的马吾勒别克有技傍身,跳舞、唱歌不在话下,冬不拉、吉他样样精通。县里时常会有人来慰问,组织活动时马吾勒别克就会成为焦点人物。

  2018年,阿克塞县投资830万元新建成了阿克塞县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为了更好地顺应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阿克塞县全面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养老服务等惠民政策,启动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发放生活补贴,开展“暖冬行动”“寒冬送温暖”等专项救助活动,服务全县五保、低保、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春节、纳吾热孜节期间开展“欢乐春节”“福利院老人幸福年”“敬老茶话会”等活动,为社会福利院老人进行健康体检,让老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

  2018年以来,更是提高了全县60-79岁残疾老人、困难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助标准,全县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100%。为全县240名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人发放生活补贴29.08万元。为符合条件的101名困难老人、32名残疾老人发放生活补助资金1.7万元。为1278名年满6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每人购买了一份50元意外伤害保险,缴纳保费63900元。

  此外,还投资50余万元,搭建信息平台,开通服务热线“12349”,按照80岁以上200元/月/人,70岁以上100元/月/人的补贴标准,为全县70岁以上五保、低保、低收入老人、重点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劳模等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管理等居家养老服务。

  “阳光民政”暖民心

  一头连着“民”,一头连着“政”。阿克塞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以民为本,为民解困”。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及时深入农牧村和社区察民情、听民声、解民难,掌握民情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对各类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逐户进行排查摸底。全面系统地掌握每个民政对象的真实情况,做到民政干部心中有数,民政对象一目了然,使最困难的群众能及时得到补助和救济。”县民政局局长阿吉木汉说。

  2019年上半年,该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25户419名,城乡低保标准由2018年的495元提高至535元,提高8%,全额保障标准最高达到571元;人均补差由2018年443元提高到472元,提高6.6%;当季支出保障金151.56万元。

  阿吉木汉告诉记者,全县现有城市特困供养对象13户、14人,集中供养6人,分散供养8人。集中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由2018年11120元/每人/每年提高至12926元/每人/每年,分散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标准由2018年的8446元提高至9417元每人/每年,当季支出保障金 7.65万元。实现了保障对象老有所养、居有所屋,生活和居住质量明显提高。

  今年以来,阿克塞县加大社会扶持救助力量的引导力度,进一步提高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保障标准,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费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1160元;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费由每人每月640元提高到800元。至目前,为2名孤儿发放生活费1.4万元。组织开展“牢记使命促脱贫,传递党恩暖人心”专项救助活动,为全县5名困境儿童发放救助资金共计1万元。严格落实加强基层儿童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全县各乡镇儿童督导员、村儿童主任配备全覆盖,实名制录入乡镇督导员4名,村儿童主任11名。

  早在1997年,阿克塞县率先在全省实现牧农村小康,1998年县城实现整体搬迁后,全县98%的牧农民在新县城居住、生活,定居点均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天然气等“六通”,实现了从游牧生活到城市定居生活、从住毡房到住高标准住宅、从帐篷流动小学到网上远程教学、从烧牛粪到用上天然气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

  而今,阿克塞县又实现了“六个新跨越”,即:从城市定居生活到智能化现代生活的新跨越、从网上远程教学到实现15年教育免费全覆盖和优质高中异地办学的新跨越、从高标准住宅小区到花园式别墅群的新跨越、从羊肠小道到高速公路和铁路并举的新跨越、从四季转场放牧到规模化设施养殖的新跨越、从单一依靠石棉开采到发展“一区六园”多元化产业格局的新跨越。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